在股票投資的基本分析模式中,分為由下而上的分析及由上而下的分析方式,在上一篇文章中大致上提到了由下而上的方式,以及在由上而下的分析模式中總體經濟分析的部分,在這篇文中,則將針對資本市場分析及產業及公司分析作筆記。
資本市場分析
判斷資本市場趨勢的工作主要由市場專家(常由證券商之資深主管或資深研究人員)執行,判斷完成之後會負責提供資產組合管理經理決定個別市場或商品的投資權重。
當判定市場的趨勢向上時,其投資權重可能是65%股票、25%債券、10%現金,而若市場趨勢向下時,權重可能是35%股票、50%債券、15%現金,通常市場專家會以穩健保守為理由,不會百分之百的單方面配置現金或股票。
產業分析
產業分析的模式,基本上會先從確認該產業所處的週期特性後,然後再分析其五類因素,包括外在因素、需求分析、供給分析、獲利分析和產業競爭分析,以下就針對產業的週期特性及五類因素作相關的重點擷取。
一、產業週期特性分析
一般指產業的周期特性有兩種分類方法,一個是依照產業的生命週期,另外一個則是依照景氣循環作為分類。
(1)依照產業生命週期來說,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分別為草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與衰退期,各個階段的產業有什麼樣的特色,我們可以參考下表:
階段 |
業務特性 |
財務特性 |
投資特性 |
草 |
1. 產品未完全被接受,經營者努力於市場行銷。 2. 經營者主要之發展策略不完全清楚。 |
1. 對長短期資金均有強烈需求。 2. 公司呈現損失者居多,少數有小額盈餘。 |
1. 投資風險高,相對未來可能高獲利,但約只有三成的公司可以存活。 2. 在股市過熱時,此類產業較易出現。 |
成 |
1. 產品已有相當的被接受度,並已有相當的資料可作為預測未來需求之基礎。 2. 能突破草創型成為成長型的產業,典型上是為消費者發展其未知的需要。 |
1. 轉虧為盈,並可預期至少在短期內有大量的現金流入。 2. 高度成長與維持盈餘的時間長短取決於進入該產業的門檻高低。 |
1. 分析的工作在於積極尋找並確認會由草創期進入成長期的公司。 2. 投資收益高,風險相對較小,對於草創型的時候就投資的人,其收益非常可觀。 |
成 |
1. 競爭者已湧入市場,是銷售成長性開始放緩,並趨於穩定。 2. 通常產品或服務已經大量化生產,例如食品業、汽車業等。 |
1. 盈餘趨緩,並呈現穩定情況。 2. 開始要用以往之盈餘,考慮改善產品或服務品質,或尋求其他技術創新。 |
1. 成熟型產業中雖多數公司的銷售開始趨於穩定,不代表所有公司均如此,仍可找到相當多的高成長公司。 |
衰 |
1. 需求明顯衰退,市場供應過剩,存活的公司競爭既有的小市場,並有若干公司開始退出市場。 2. 公司數目將發生明顯減少。 |
1. 利潤衰退,多數呈現虧損。 2. 大量資金流出此一產業。 |
1. 沒有投資價值,除非有較佳的併購計畫及轉投資事業。 |
(2)依照景氣循環作為分類,可以區分為成長型、抗循環型及隨循環型。
成長型產業:不論經濟情況處於繁榮獲蕭條,產業的營收及盈餘均維持高度的成長。
抗循環型產業:產業之整體業績呈現相對穩定,基本上營收及盈餘仍維持持續成長。
隨循環型產業:產業之整體表現隨經濟景氣變化而改變,且變動的幅度大於景氣變動的幅度。
二、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可以分為五個主題,分別是技術、政府、社會變動、人口及外國影響,這五項主題的分析主要在於了解該產業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趨勢。
技術:分析產業技術發展的重點在於判斷產業未來的生機,也就是去判斷會不會因為新的技術出現而遭取代。
政府:政府通常對於產業發展政策的考慮,會對於不同的產業採取不同的租稅策略。
社會變動:社會變動因素主要關注的重點在於生活型態與流行趨勢的變動,這兩項的變動會直接影響產業發展。
人口因素:人口因素主要在研究人口年齡結構、分布及其所得水準。如一個國家中如人口結構中有50%在21歲以下,那對於啤酒業的發展就相當有利。
外國影響因素:主要原料或重要物資依賴國外進口者,其受國外因素的影響越大。
三、需求分析
分析需求時,應按照產業本身的屬性不同採取不同的分析手段。大致上屬性的分類有以下三種,已經建立一段時間的產業、成長型產業及未能確認產業屬性的產業。
。已建立一段時間的產業:主要的分析手段應為對現有的消費者作長期追蹤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採購的原因、個別需求群的差異、購買動機是否改變等等。
。成長型產業:成長型產業的需求群仍在增加中,因此無法完全利用既有的消費群資料去預估總需求,分析時要考慮潛在的消費群。
。未能確認產業屬性的產業:某些全新的產業由於其產品或服務的需求者相當有限,所以尚無適當的資料可以參考,因此可以先去確認需求是否存在,在確認需求存在後即可透過以前新興產業出現時的需求資料為基礎作為比較,預估此新產業的需求群及需求量。
四、產業競爭因素
根據Michael Porter指出,影響產業競爭的因素可區分為五項,分別為新加入者之威脅、買方之議價能力、供應商之議價能力、替代產品的威脅及現有競爭者的威脅。
個別公司分析
個別公司分析的重點包含兩大部分,分別是業務分析及財務分析,這兩項分析的結合可以用來預測公司未來的獲利與可撥配的股利水準。
一、業務分析
業務分析的重點在於了解一家公司獲得市場佔有率及保持高利潤的主要原因。根據策略學家指出關鍵在於維持競爭優勢,而維持競爭優勢的因素在於1.控制生產成本2. 產品品質差異 3. 掌握重點發展之客戶群,其他還需要注意的主題包括研究與發展、人事結構、財產分配及管理能力與團隊等。
二、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主要依據的資料來源來自過去的財務報表,包括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並從這三大報表中計算出四個重要的比率:獲利比率、活動比率、債信比率、成長比率。
。獲利比率:主要在衡量公司資產、資本報酬率及營業毛利率等。
。活動比率:主要在衡量資產使用之效率,如總資產週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及股東權益週轉率等。
。債信比率:主要衡量公司的償債能力及負債程度,如流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負債比率等。
。成長比率:主要衡量公司業務擴張的績效。
當各種財務比率有出現偏離正常情況或出現極端值的時候,則必須採取以下的步驟追蹤原因:
1. 相關之財務比率數據與產業平均比率及歷史比率相比較。
2. 觀察這些數據過去的趨勢。
3. 分析構成比率之財報科目數值的變動。
4. 進一步分析造成財報科目數值改變的原因。
在整個股票的基本分析的由上而下模式中,大致上就是透過上一篇所提到的總體經濟分析及這一篇提到的資本市場分析及產業及公司分析來判斷什麼產業的股票該買,在這個產業中又該以哪一家公司為標的物。基本面的分析,主要在於如果你有心想要長期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時,就應該做好相關的準備,而這些該準備功課就包含了上面所說的總體經濟分析、資本市場分析、產業及公司分析等。
相關閱讀:
1. [金融理財]理財規劃系列-06股票投資02基本分析模式